• 中国科学院
  • OA
  • 邮箱
  • ARP
  • 单点登录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ENGLISH
  • 首页
  • 机构概况
    • 单位简介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现任领导
    • 学术委员会
    • 工程委员会
    • 学位委员会
    • 历史沿革
    • 合作交流
  • 科研成果
    • 发射成果
    • 专利
    • 论文
    • 获奖
  • 新闻中心
    • 头条新闻
    • 综合新闻
    • 科研进展
    • 媒体扫描
  • 人才队伍
    • 队伍简介
    • 青年促进会
    • 人才招聘
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• 博士招生信息
    • 硕士招生信息
    • 招生简章
    • 导师介绍
    • 大学生实践项目
    • 学位论文答辩
  • 党建文化
    • 工作动态
    • 组织结构
    • 党建专栏
    • 廉政建设
    • 创新文化
    • 先进典型
    • 群团统战
    • 学习园地
    • 党务问答
  • 科学普及
    • 科普基地
    • 活动集锦
    • 活动新闻
    • 科普视频
  • 信息公开
    • 信息公开规定
    • 信息公开指南
    • 信息公开目录
    • 信息公开申请
    •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
    •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
    • 预算决算公开
师说
    首页 > 党建文化 > 创新文化 > 师说

陈雯:生而渺小,不如去创造宏大

发布时间:2022-08-21 【字体: 小 中 大  】 【打印】
分享:

 

  上海天文馆里有张叫“暗淡蓝点”的照片,是当年“旅行者一号”完成太空任务后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。在宇宙中,我们的家园就只是那么一个蓝色的小点,几十亿年来,所有的神话、历史、珍禽、异兽,所有的英雄、小丑、战争、文明都发生在这个小点上。我们所知的所有伟大,在无限的宇宙中都变得渺小,像阳光下悬浮的微尘。有人说“宇宙令人感到自卑,却也能培养个性”,而这也正是我想要表达的:我们,可以渺小,也可以宏大。

  早在远古的时候,我们的祖先就通过观察太阳月亮的运动,发明出历法,帮助人类进入农耕社会。对宇宙的好奇,又让我们的祖先观测到太阳黑子,划分出二十八宿,记录下彗星、新星。近百年来,随着科技的进步,我们已经能够深入太空去探索。这个过程不是从无到有,而是靠着人类几千年的想象与实践来完成的。宇宙的大小无法衡量,人类的想象同样无法衡量,也正因为如此,在这个暗淡蓝点上才会出现一批又一批的孤勇者,迈向宇宙,探索无穷。人类是渺小的,而在踏出地球的每一步却都在收获宏大,以小制大,这本身就是一项壮举。

  探索宇宙是我所热爱的事业,科研过程却充满挑战,因为其中有许多新技术需要去开拓,许多新难关需要去攻破。我常与我的学生谈论“如何做好研究”这个问题,我的回答是培养科学精神:对知识无限渴望,对真理不懈追求。国外的博士学位一般会授予“Doctor of Philosophy”,直译过来是“哲学博士”。其实“Philosophy”是英语里的外来组合语,意译是“知识热爱者”或者是“去热爱知识”。对知识的渴望,对真理的追求,促进了人类科技的每一次进步,而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由无数坚持不懈的先驱者谱写。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重视科学、发展科学的时代,这其实也是圆梦的时代。不过百年,我们就造出了飞船、造出了卫星,可以预见,在新一代年轻人的奋斗中,下个百年,又将迎来翻天覆地大变化。当然,我们有时可能也会感到迷茫失措、狭隘偏激,不如将标尺放在宇宙,试想在浩瀚宇宙暗淡的蓝色小点上,有我们这样一类物种,渺如尘埃,却用看似微小的能力踏上征途、探索宇宙。世间万难敌不过热爱,科学研究更是如此,生而渺小,不如去创造宏大。

    


附件下载:

版权所有:©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备案号:沪ICP备10018730号-1
临港园区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雪洋路1号 张江园区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海科路99号4、5号楼 联系电话:021-20857000(临港园区)021-50735060(张江园区) 传真:021-20857199(临港园区) 021-52419902(张江园区)